行業新聞 2020-07-20 16:03:15
化工企業由于其自身的生產特性,歷來都是環保工作的重點單位。自上世紀80年代,化工行業通過開展"無泄漏"工廠清潔文明工廠的創建等工作,企業的污染物排放情況基本都是滿足當時的環保要求。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國家不斷加大對環保注視程度,國務院及有關部門通過對排污申報、排污許可證、排污收費制度的改革,以及對企業實施排污口規范化整治、企業環境行為公示第一系列措施,正在逐步規范企業的環境行為,污染治理費用以繳納的排污費用在企業經濟活動中的比重明顯增大。而且,根據環境資源價值理論,污染物排放標準將會越來越嚴格,排污收費標準將會越來越高,這是經濟社會與環境協調的必然趨勢。在這樣的形勢下,化工企業要想生存和發展,就必須采取積極的措施消減污染物排放量,適應時代的變革。
開展持續清潔生產審核 清潔生產解決生產經營與環境保護"兩張皮"矛盾的有效手段,清潔生產的核心理念是 節能、降耗、減污、增效,與企業生產經營不僅不存在沖突,而且是聯系緊密的因果關系;節能、降耗可以增效,而減少排污不僅能降低排污費支出,增加效益,同時也意味著資源消耗的降低。 節能、降耗、提高工藝指標合格率是化工生產一個永恒的話題,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將減少污染物發生這項工作,有效分解、納入到工藝指標考核之中,這是能否持續開展清潔生產、使之成為一種長效管理機制的關鍵所在。筆者認為,化工企業實現這一轉變有利因素有三點:其一,化工企業環保部門與主管工藝指標考核的生產技術部門聯系較為密切,有些甚至屬一個部門,工作較為便利;其二,計量裝置較完備,許多企業都獲得國家一、二級計量認證,為實現這一轉變打下了基礎;其三,化工企業環境監測機構基礎好,分析儀器齊備,監測人員素質較高,為實現這一轉變提供了保證。